成都市汽修培訓學校分享教育評論:大學新生“棄學


  武漢大學今年錄取的2010級本科新生中,有63人未辦理入學手續(xù)。校方與學生聯(lián)系后得知,除了未說明原因者外,出國、因專業(yè)不對口而復讀及擔心就業(yè),都是新生棄學的重要原因。有人說“棄學”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(xiàn),但也有人指出它給社會帶來了一些麻煩和損失,尤其是讓其他人補充不進來,是一種不公。(《人民日報》10月20日)

成都市汽修培訓學校分享教育評論:大學新生“棄學

  不可否認,中國的高考招生,從規(guī)模小、指標少、考生選擇余地小,到規(guī)模大、指標多、考生選擇余地大,從過去的二、三流大學和??菩律?ldquo;棄學”,到國內一流重點大學的王牌專業(yè)新生“棄學”,這的確標志著教育的發(fā)展和社會的進步。大學和社會應當充分尊重新生的教育選擇權,這是毋庸置疑的。

成都市汽修培訓學校分享教育評論:大學新生“棄學

  但高等教育作為一種公共產(chǎn)品,事關全社會和全體考生的利益,而不僅僅是部分“高分”考生的權利,因此,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(xiàn)高考招生的公平,教育主管部門應當研究制定相關措施,及時對“棄學”現(xiàn)象進行補救。

成都市汽修培訓學校分享教育評論:大學新生“棄學

  一方面,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(guī)模的不斷擴大,大學錄取比例日益提高,催生了考生在高考錄取中的“議價”意識和能力;另一方面,大學生源的逐年減少,也進一步使高考招生逐步由“供方市場”過渡到“需方市場”,給考生更大的選擇余地。

  可以預見,隨著錄取率的進一步提高和選擇空間的增大,大學新生“棄學”的現(xiàn)象,會越來越普遍,并逐步向重點高校擴展。事實上,近年來許多省份在錄取過程中,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大量二三批次學校普遍報考不足、生源缺額較大,最終依靠調劑錄取才能勉強錄滿的現(xiàn)象。

  新生“棄學”是學生行使教育選擇權的具體表現(xiàn)。雖然這種行為影響了高校招生計劃的實現(xiàn)和國家高考招生制度的嚴肅,浪費了高等教育資源,卻沒有足夠的法理依據(jù)對其實施處罰。但是,新生“棄學”有一個嚴重后果,即由于他們的“棄學”,實際影響了其后各個錄取批次考生的錄取結果,無形中剝奪了他人被錄取到更好學校的機會,也增加了落榜考生的數(shù)量。

  在筆者看來,高考中的填報志愿制度設計不夠嚴密合理,是新生“棄學”的最主要原因。從法律層面考量,考生填報志愿,應被認為是一種特殊的“要約邀請”而不是“要約”;錄取通知書則是錄取高校的“新要約”而不是“承諾”,這就要求考生對學校的“新要約”進行“承諾”,才能達成最終的教育和受教育協(xié)議,也才能充分體現(xiàn)考生的意愿,維護教育關系的穩(wěn)定。

  從這個角度講,我國高考錄取制度的程序設計中,至少應該增加考生的“正式承諾”程序和期限。當考生不予“承諾”時,及時讓后面的考生“補缺”,最終減少落榜人數(shù),這樣既不會浪費學校招生指標,也不會影響后面考生的錄取機會,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各方利益,可謂一舉多得。

網(wǎng)上報名
  • 姓名:
  • 專業(yè):
  • 層次: 分數(shù):
  • 電話:
  • QQ/微信:
  • 地址:

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644062549@qq.com刪除

提交報名同學/家長:允許擇校老師幫您擇校調劑,同意《隱私保障》條例,并允許推薦給更多服務商為您提供服務!

轉載注明出處:http://51msh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