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南亞留學成熱潮?到底什么才是最適合孩子的留學路


在“去哪里留學”這個問題上,除了我們熟知的傳統(tǒng)留學大國英國和美國之外,新加坡、中國香港等亞洲留學國家和地區(qū)的認可度也呈現(xiàn)出連年上升的趨勢,新加坡尤甚。

東南亞留學成熱潮?到底什么才是最適合孩子的留學路

美國金融大鱷羅杰斯的兩個女兒,也曾就讀于新加坡的南洋小學、南洋女子中學,還上過央視的節(jié)目;

東南亞留學成熱潮?到底什么才是最適合孩子的留學路


東南亞留學成熱潮?到底什么才是最適合孩子的留學路

一些東南亞國家的政要,也會送自己的孩子到新加坡讀書。印尼現(xiàn)任總統(tǒng)的兩個兒子,以及上一任總統(tǒng)的兒子,都是在新加坡完成了教育。

以新加坡為首的東南亞留學教育為什么會受到明星與富豪的青睞呢?

這與東南亞國家的英聯(lián)邦教育體系有關。

新加坡、馬來西亞屬于英聯(lián)邦國家,使用英語教學,豐富的雙聯(lián)課程受到很多家長和留學生青睞。泰國雖然不是英聯(lián)邦國家,但是傳承英聯(lián)邦教育體制已有150多年歷史。

很多東南亞大學會開設與英國、美國、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知名大學有2+2等的聯(lián)合辦學的項目,可以轉學分至歐美國家的學校。中學教育上,這些國家的國際學校會開設IB、IGCSE、AP等課程,這些課程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認可。選擇東南亞的國際學校,可以為日后申請歐美名校打下基礎。

于是乎,一些家長也考慮要不要把在國內上國際學校、讀國際班的孩子,送去東南亞搏一搏。

東南亞留學真的是你想要的嗎?

和國內的國際學校相比,不管怎么說,東南亞留學都算是走出了國門,離國內不遠,飲食習慣相近,不會面臨巨大的文化沖擊。但是,如果只是為了避開國內激烈的競爭環(huán)境而選擇去東南亞,益益要潑一盆冷水了。

在國內,申請海外大學的人基本都是國際學校、公立學校國際班或者讀國際課程的孩子,公立學校的學生主要目標是高考進國內大學,互相之間“井水不犯河水”。

然而,在實行英聯(lián)邦教育的東南亞國家,比如新加坡,學校的高考成績A-Level可以用來直接申請歐美名校。這對我們國內去留學的學生來說,可并不是什么好消息——在國內,你只需要和國際賽道里的孩子競爭,而在新加坡,要和所有參加新加坡高考的孩子競爭,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。

家長們想要逃離的“內卷”,并不會因為去了東南亞而變輕松。

據(jù)澎湃新聞此前的采訪,大多數(shù)泰國學校規(guī)定,每個班中國孩子不超過5個,有的班甚至只有一兩個。但是實際情況是,這兩年隨著中國過來讀書的學生越來越多,基本上國際學校每個班的中國孩子都是滿額,有的甚至超過了學校預先的設計。

華人聚集的地方,很難不“卷”(認真臉)。

另外,直接到泰國讀小學和中學的孩子,不少家長已經(jīng)在打算將來送孩子去澳大利亞或美國讀大學。所以,在他們眼里,泰國只是“跳板”,主要是想孩子在正式出國留學前,有一個與國際化接軌適應階段。

那么,這種以教育目的作為單一導向的留學,簡單來看,其實就是“為了留學而留學、為了出國而出國”。

以升入歐美名校作為留學指揮棒的場景,是不是似曾相識?沒錯,家長們拼命逃離國內的“應試教育”,以為走入國際教育賽道就安全了,沒想到在東南亞又遇上了,只不過這回換成了應“留”教育。

最終,在華人越來越多、與自己人“打架”愈發(fā)激烈的東南亞國際學校里,真的能收獲歐美名校拋來的橄欖枝嗎?未必。在只專注于升學的留學生活里,孩子能體驗到他國文化的快樂嗎?也未必。

同時,如何不落下中文,誰來陪伴孩子,家庭關系如何協(xié)調,以及能否長期支撐一年接近20萬的學費開支,也是重要的考量。考慮到這些點,東南亞留學,甚至還不如直接讀國內的國際學校,省心、省力、省錢。

能一步到位,何必尋找跳板

與東南亞留學相比,直接前往英國留學也是一種選擇。相比較之下,英國留學在以下這些方面都有著獨特的優(yōu)勢。

更完整的人文體驗

東南亞國家留學性價比高,但帶來的問題是私校在某些體驗上的缺失。雖然在東南亞國家也可以讀到英國知名私校的分校,但是在校園的歷史文化體驗上,可能無法和英國本土的私校媲美。

比如,英國的很多私校都有幾百年的建校史,校園建筑見證了學校的變遷和發(fā)展,這些建筑物本身也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,凝聚了深厚的人文歷史。感受人文歷史,正是留學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如果在東南亞的分校,這部分體驗終究是缺失的。

更純正的國際化氛圍

東南亞國家雖然也倡導英聯(lián)邦教育體制,但相比之下,學校仍以亞洲學生為主。如果在中學階段就直接送孩子去英國讀書,那可以提前接觸私校倡導的“菁英文化”,在孩子重要的青春期階段養(yǎng)成良好的行為規(guī)范,發(fā)展健康的人格。

與東南亞國家華人居多的生活圈子不同,英國的生活環(huán)境更偏向西方的自由創(chuàng)新,鼓勵批判性思維和創(chuàng)造性思維。作為英式教育的發(fā)源地,英國私校還能提供更純正的英語口語交流和鼓勵創(chuàng)造力的學習氛圍。

更高的Top大學升學占比

很多家長是打算把東南亞私校當做日后申請歐美名校的“跳板”。但和英國本土私校相比,東南亞私校這塊跳板能安全“起跳”嗎?

英國很多私校都和大學有合作項目,近水樓臺先得月,在英國的中學生可以提前參加大學的校園開放日、聆聽往屆校友的演講、請教申請經(jīng)驗、構建自己的校友資源等,這些都是英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無法超越的隱形資源。

英國私校協(xié)會Independent School Council(簡稱ISC),其成員均為優(yōu)質私立學校,ISC每年都會對成員學校進行調查。根據(jù)ISC報告顯示,在成員學校中,93%的私校學生升入了英國大學繼續(xù)接受高等教育,在這些學生中:

有半數(shù)以上(58%)的學生就讀于英國Top 25的大學(泰晤士排名);

4%的學生進入牛津大學或劍橋大學;

大約75%的畢業(yè)生都能順利進入Top 50的大學。

仔細算一下,也就是說ISC成員私校中,53%的學生都能進入英國Top 25的大學,升學率超過一半!如此驚人的名校入學率,是東南亞國家的新興分??赡軣o法比肩的。

不同留學家庭的留學目的不同,但總歸是為了讓孩子體驗不同的文化生活、發(fā)展獨立的自我、在更大的舞臺上展示自我。但家長要明白的是,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,選擇了留學這條路就很難回頭。

在孩子的人生道路規(guī)劃上,我們建議家長,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專注于學業(yè)和自我發(fā)展,盡量少走彎路、少“折騰”,能一步到位最好,這樣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更有幫助,才會事半功倍。

網(wǎng)上報名
  • 姓名:
  • 專業(yè):
  • 層次: ??分數(shù):
  • 電話:
  • QQ/微信:
  • 地址:

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644062549@qq.com刪除

轉載注明出處:http://51msh.com.cn